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规训与应激:政治心理学视角下的汉服复兴运动(4)

来源: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09 14:5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这种强调文化竞争力的意识形态也被纳入了中学教育中,通过政治社会化的途径成为大多数人的观念。网友“蒹葭从风”[22]就认为,“华夏文明”的复兴

这种强调文化竞争力的意识形态也被纳入了中学教育中,通过政治社会化的途径成为大多数人的观念。网友“蒹葭从风”[22]就认为,“华夏文明”的复兴其目的就是提高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增强国力和国际地位。这样的话语显示出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影响。在这种强调文化竞争力的观念影响之下,汉服运动参与者普遍具有“提高文化软实力”,推动民族文化复兴的观念。这种观念在面对外部文化竞争和冲突的时候被激发出来,从而使得对国家强大的诉求最终落在了汉服复兴的目标上。在这里,文化问题正式借助“软实力”这个概念与政治紧密地联合在了一起。

而另一方面则是基于理想信念的迷茫而产生的社会道德危机。例如食品安全问题,就是社会价值失范造成的评价体系的虚无化,社会信任出现危机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上出现扭曲的两种文化心态,一是文化自卑心理,二是文化自负心态,特别是文化自卑心理表现得更加明显。正是这一本质原因,才导致出现“汉服复兴运动”。这两种畸形的社会文化心理,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地阻碍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软实力”的观念下,对于社会道德危机的意识不仅仅成为社会问题,而且还是国家实力和国家地位的问题。网友“溪山琴况”认为:“中国当代的虚胖和媚外,及其种种外在表现,深深触动21世纪汉服运动先行者的神经。”[23]这也是多数汉服运动参与者的共识。

菲泰尔认为,个体对受到威胁的社会认同有三种处理方式:“(1)在一种不同的维度上把内群同外群加以比较;(2)重新评价比较的维度,使以前否定的维度被认为是肯定的;(3)将自己的内群同一个不同的或者地位更低的外群加以比较。”[24]汉服运动者以前两个策略阐释了自己的观念。网友“万壑听松”愤慨地指出:“如果不是我们丢掉了传统文化的道德理念,西方的文化垃圾怎么会乘虚而入?如果不是我们自己放弃了正确的价值观念,……怎么会有这么多丑陋的社会现象存在?”[25]“在汉服的原创国度,汉服竟然被指斥为复古和落后,而目前能看到的华夏衣冠最完整的孑遗,竟是我们曾经的两位学生日本和韩国了。”[25]故而,在他们看来,复兴汉服文化是改变社会危机,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重要方式。

结 语

汉服运动参与者的观念包含了“民族、文化、传统和复兴”这个四个关键词。而这四个关键词中,民族的识别是他们其观念的核心,文化与传统是他们定义民族的主要标准,而对复兴的追求则是在民族认同心理形成之后,这种观念与现实问题互动而产生的目标要素。

汉服运动参与者“想象的华夏文明”,是“从种种各自独立的历史力量复杂的交汇程中自发地萃取提炼出来的一个结果。”[26]它的发生是个人与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并在软实力理论的接引下与国家政治联系起来,从族群的文化认同走向了民族主义。它或许存在走向激进的危险,但是汉服运动参与者的着眼点并不在此。在他们看来,“中国安身立命的根本,我们所要寻找、学习和弘扬的东西”,是“华夏文明的精神内涵、价值取向和文化风貌——礼仪之大,章服之美,阴阳之谐,天人之和。忠义仁孝的道德哺育,崇韵尚意的审美理想,修齐治平的生命追求,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用中执中的中庸之道”[12]。而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所依托的是汉服文化的复兴。

因此,汉服运动虽然存在走向危险的狭隘民族主义的倾向,但是它更加强调文明建设的一面。汉服运动参与者认为,文化的复兴不仅仅能够从哲学上文化民族主义的思路来进行思考,它也应当是可以参与的、实践性的途径。正如“溪山琴况”[27]所论,汉服运动是“新民”的运动,它表现出草根的话语正在不可遏阻地上升为强势和主流,民间真正开始引领社会文明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其目的是塑造文化大国国民的文化自信和气度。“华夏文明”复兴的实践途径,就是以汉服为核心的传统礼俗的复兴,也就是秦洪亮所谓的“温柔敦厚”的审美范式和文化认同[28]。

因此,我们不能放弃对民族性的真正认识,需要在顶层设计上,引领民族观念,调整民族文化的宣传策略,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激发民族文化的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丰富社会主义文化,从而科学全面地引导民族主义的思潮,使其走向正确的轨道。

[1] 杨娜.汉服归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gxmzsfxyxb.cn/qikandaodu/2020/0709/384.html

上一篇:苗族文化元素在家具设计中的创新探索
下一篇:文态、业态、形态三态融合的民族乡村振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