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规训与应激:政治心理学视角下的汉服复兴运动(2)

来源: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09 14:5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以汉服为中心的传统文化是界定民族性的标准要素 在试图探寻民族性的过程中,汉服运动参与者建构了一种“文明史观”。从词频分析上看,“华夏”一

2.以汉服为中心的传统文化是界定民族性的标准要素

在试图探寻民族性的过程中,汉服运动参与者建构了一种“文明史观”。从词频分析上看,“华夏”一词出现2 464次,与“服饰”“传统”等词相近。可见,“服饰”“传统”和“华夏”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从共享词的内涵上看,“服饰”是一个相对于其他概念来说更加明确的词,它指向了在汉服运动参与者追问的那个最直接的问题,即哪种服饰能够代表民族性的审美符号。

阚金玲(网名“万壑听松”)对汉服及其历史、价值做出了阐释。她认为:“汉服,上溯炎黄,下禀宋明,一脉传承,丰富多彩而演化有序,正可鉴华夏之风尚。”[8]汉服虽然只是一种服装的形式,但是它在中国文明中有重要的地位。她引用礼记“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的文字,说明在历史上衣冠与礼法制度息息相关,从而证明汉服的重要性——它“小可现个人之品貌;大可知黎庶之民情;远可明历史之演化;近可察时势之潮流……古之涉政而立法制;今之育教而竖礼仪;添锦绣而结审美,创新材而适科技”[8]。汉服不仅仅是一件衣服,更是与传统的文化整体密切相关。正是这种宏大的整体性观察让他们对中国的民族性有了新的理解。她以汉服为线索,通过对历史的考察将传统价值、社会制度等文化要素与汉服的历史变迁进行了广泛的联系,形成了一种新的“史观”。这种观点不仅仅是她个人的观点,网友“赵丰年”“蒹葭从风”“溪山琴况”等人[1]31共同塑造了这样的历史观。

在他们看来,作为文明缔造者的“炎黄”“垂衣裳而天下治”,这就是汉服最早的源头。作为“炎黄子孙”的后代统治者无不对汉服有着继承和发展,故而汉服是属于创造了“华夏文明”的族群的服饰。不穿着汉服的族群被称作“披发左衽”的夷狄。因此,以汉服作为国服的王朝就是“汉族王朝”,反之则是“夷狄王朝”。汉族的历史就是“汉族王朝”的历史,其他的朝代,例如元、清是外族入侵的历史。他们认为,是汉族在最初创造了我们熟知的所谓“传统文化”的所有内容。我们引以为傲的“文明古国”是汉族创造的历史,那些构成民族神话的英雄也是无不拥有汉族的民族身份。

更进一步,汉服是这个民族创造文明的一个代表性符号,它与“华夏文明”的众多因素都相互关联。网友“溪山琴况”[9]认为,“华夏文明”的生活方式、制度文明、思想精神等内容都是与汉服有着深刻的联系。以礼仪文化来说,婚丧嫁娶、待人接物的礼仪,以及其中内含的恢宏优雅、和谐天人的哲学观念,都外化为汉服这样一个文化符号。因此,汉服是承载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文化与审美符号,以它为核心的“礼仪之邦”是中国民族性的核心内涵。

当然,汉服运动的参与者注意到,以汉服的消长史为核心建构汉族的历史,这样就将清朝之前的历史,描绘成一个创造并承载了传统文化,但随着清朝建立而消逝的汉族文明。这显然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3.实现以汉服复兴为基础的“华夏文明再造”是汉服运动的目标要素

词频上看,“复兴”一词与其他两组共享词具有不同的内涵。它清晰地表现了汉服运动本身具有特定的目标导向。汉服运动参与者规定了汉服运动的目标导向。是所谓的“华夏复兴”。对汉服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汉服吧首任吧主“溪山琴况”认为,汉服运动应当“定位于传统礼仪文化与风俗文明的复兴,并且在其中传承和重建自尊自信、自强不息、传承文明又勇于创造的民族精神与举世无双、无与伦比的文明创造能力”[10]。汉服运动者在对汉服历史的挖掘中,发现了一个伟大的,并且被中断过的“华夏文明”。这个文明的精神是中国的灵魂与核心,然而现在这个文明消亡了,它的消亡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天汉网网友“蒹葭从风”也认为:“民族文化是用来维系民族认同感的支柱,它如果腐朽了那这一个民族就岌岌可危了,没有民族文化滋养的民族是单薄的自卑的,就像风中的蓬草一样。”[11]而网友“赵丰年”也同样相信:“在世界上有凝聚力的国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包括民族服饰、民族音乐、民族艺术,其人民在享受共同的美感中,学会相互尊敬,社会和睦,彼此感情不断的加深,民族的亲和力也不断地加强。”[12]

因此,汉服运动参与者所要做的,就是以汉服、礼仪文物为起始点,一步步将本民族文化中那些被“遗忘”的内容找回,从而使得中国的民族性能够重新得到实践和发扬,最终实现“华夏文明”在当代的重新复现。他们[12]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民族精神重新变得进取向上,富有抱负,并有足够的力量能够继续“团结中国、复兴中国”,并最终实现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gxmzsfxyxb.cn/qikandaodu/2020/0709/384.html

上一篇:苗族文化元素在家具设计中的创新探索
下一篇:文态、业态、形态三态融合的民族乡村振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