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规训与应激:政治心理学视角下的汉服复兴运动

来源: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09 14:5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汉服运动发轫于2003年,网友“壮志凌云”在郑州穿汉服出行,被汉服运动的参与者看作是汉服运动“元年”[1]343。理解汉服运动,对我们审视当下中国社会的思想潮流有重要的意义。

汉服运动发轫于2003年,网友“壮志凌云”在郑州穿汉服出行,被汉服运动的参与者看作是汉服运动“元年”[1]343。理解汉服运动,对我们审视当下中国社会的思想潮流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学界主要从民族主义理论的视角来理解汉服运动。张跣[2]强调汉服运动的民族性,认为这种强调民族认同的思潮存在走向种族主义的倾向。周星[3]通过对汉服运动参与者“言说”的分析,也得出了汉服运动者因强调文化的纯粹性和民族纯洁性,从而存在走向极端民族主义的倾向。詹姆·莱布尔德[4]以2008年“掌掴阎崇年”事件为中心,将汉服运动定位于有着历史渊源的汉民族主义在当代语境下的回潮,认为它的思想来源于对清末民初大汉族主义的回忆和想象。上述研究聚焦于民族身份,指出汉服运动强化汉族的自我认同,容易走向极端排外的种族主义,从而撕裂社会,危害国家。这些研究推进了对汉服运动的理解,但在方法论上,预设了狭隘民族主义的缺陷,未能对汉服运动进行辩证全面的理解。我们需要对在汉服运动中蕴含的思想观念进行全面的把握,才能够探究这种思潮产生的深层动因,进而为我们反思当下提供新的视角。

一、 汉服运动话语体系分析

网络空间是汉服运动的参与者表达意见的主要场所。文章选取了截至2019年10月23日,百度汉服吧“精品区”[5]与天汉民族文化论坛“汉服时讯”[6]两个板块,共155篇文章为样本,做成共计273 425字的语料库,对这些文本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所以如此选择,是因为这两个网站集合了有影响力的汉服运动参与者的言论,包含着对汉服运动的历史发展、目标定位等所做的详细阐述。

(一)汉服运动话语的词频统计

本文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Nvivo11对语料库进行了词频统计,得出7个核心共享词,详见表1。

表1汉服运动话语体系共享词表词语比值词频民族0.476 210文化0.415 447中国0.334 410传统0.212 827华夏0.202 646服饰0.182 441复兴0.172 322

(二)汉服运动话语体系的结构要素分析

对这些共享词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就能够了解汉服运动话语体系的结构性要素。表1中7个共享词,按不同的内涵可分成三组:“民族”“中国”为一组;“文化”“传统”“华夏”“服饰”则是另一组;“复兴”为一组。这三组分别从三个方面体现了汉服运动话语体系的不同侧面。通过Nvivio11软件的词频查询功能,将包含各共享词的段落提取出来,就能够对这些核心共享词进行分析,并判断其结构要素。

1.“民族”是汉服运动话语体系的主体要素

“民族”一词在整个话语体系中词频达到6 210次,排名第一。部分汉服运动参与者对于民族性的追问是汉服运动最早的开端。学界一般认为汉服运动仅仅强调了狭隘的大汉族主义,但却并没有进行详细的分析。实际上,从包含“民族”共享词的段落来看,“民族”与“中国”“华夏”这两个共享词总是共同出现。

澳洲华裔青年王育良(网名“青松白雪”)[1]33-34对汉服的关注源于对国际性的政治与消费文化活动以及影视剧等现代传媒。他青年时代看到APEC会议上各国领导人所谓“唐装”,觉得这样的唐装是陌生的。他认为中国人的服饰应该就是宽袍大袖,衣袂飘飘才对,只有这样的形象才能够表现出端庄大方的气质。而在日韩世界杯球赛中,他看到邻国人物衣袂飘飘,文质彬彬的形象反而更加亲切。汉服运动参与者认为只有以宽袍大袖、交领右衽为特征的汉服所展现的审美范式才是长久以来被广泛传播的民族形象。也正是如此,在王育良这里,中国人应有的特性应该从民族中来寻找。网友“赵丰年”认为,在网络论坛上逐渐出现了许多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和认为中国人是“劣等民族”的言论。网友“dhws”也开始倡导重新思考传统文化,认为“不能歧视祖先”,“应该看到中华文明博大灿烂的一面”[1]25。

汉服运动的参与者开始追问,中国人的民族服饰到底是什么?中国人有没有自己的民族性?正如杨飞龙、王军[7]的观点,国内产生的对于中国人“民族性”的怀疑同样是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产生的。虽然汉服运动参与者的追问首先是集中在表层的“服饰”之争,但是他们最终的目的是在全球化视角之下,寻求如何理解中国民族性的问题答案。而他们最终发现的是对“华夏民族”的认识。在汉服运动参与者那里,“华夏”既是民族的代称,同样也包含了中华文明的价值内涵。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gxmzsfxyxb.cn/qikandaodu/2020/0709/384.html

上一篇:苗族文化元素在家具设计中的创新探索
下一篇:文态、业态、形态三态融合的民族乡村振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