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时代要求与绩效审

来源: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5-21 11: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自20 世纪末以来,我国农村地区传统体育一直面临着保护和传承的问题,尤其对十分宝贵的体育非物质文化来说,对其进行保护除了要做到应用层面的研究和逻辑演绎外,还应在理论的

自20 世纪末以来,我国农村地区传统体育一直面临着保护和传承的问题,尤其对十分宝贵的体育非物质文化来说,对其进行保护除了要做到应用层面的研究和逻辑演绎外,还应在理论的支撑下对保护工作进行深度检验。这是因为,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需要借助田野调查的形式推进,通过深入到老少边穷的农村地区和民族村寨,开展长时间的调查和取证工作,期间虽然可能会遭遇诸多不利条件,可是这种调查方法却能够得到世界人类学和民族学界的普遍认可,可以借此得到翔实的资料信息,并在深度访谈、测量记录和参与观察的过程中,让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得到新的、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思路[1]60-63。更为重要的是,对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新时期有了全新的要求,不但要注重人文关怀,注重文化整体与区域性,还应在官民协助中进行教育传承,按照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以保护与传承项目为出发点,构建能够顺应时代要求的保护模式。鉴于此,本文拟针对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要求进行探讨,以绩效审计的视角提出了借鉴策略,为乡村振兴和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跨越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一、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解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视为历史文化的再现,是活化石和民族记忆的背影,它主要有如下形式:口头传统和表述;社会习俗和礼仪、节庆风俗;与自然界、宇宙相关的知识与实践以及传统手工艺和民间技艺等。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在农村区域长期流传,并在当地形成悠久历史传统、深受此类区域居民所偏爱的民间体育形式。因为此类民族或者民间体育项目均要以口传心授的形式才可以得到世代延续,同时带有明显的肢体特点,同时含有浓厚的区域文化意境,因此将其称作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乎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内和农村体育有关的内容和艺术形式,此类内容和形式通过人们口头传播或者动作传播的形式,体现了深厚的民族历史积淀,以及广泛而突出的民间体育文化特点,所有这些都使得此类项目能够在我国农村区域广为流传。比如,江苏盐城地区就有义丰舞龙、楼王莲湘等多种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陷入越来越尴尬的境地[2]68-72

二、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要求

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作为我国多样化历史发展进程中积淀下来的珍贵遗产,一直是探讨体育历史文化的重要参照。按照官方给出的权威定义,对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的“保护”应该指为保证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而采取的相关措施,具体内容涉及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立、资料建档、历史研究、数据保存、遗产保护、文化宣传、精神弘扬、技艺传承和振兴等。在新时代,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进需要注重以下问题:

(一)民办官助

就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要遵循民办官助的原则,这不但有助于实现社会安定和民族和谐,还能够体现对农村居民主体地位的尊重,借此培育更多农村区域的体育社会组织。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越来越多农村传统体育项目受到了社会的关注,甚至成了人们眼中争相关注的“商品”。比如,在每年的三月三节庆之间,广西柳州市的三江县就会启动“抢花炮”节目,这是当地农民共同参与,具有观赏性的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它能够帮助当地于节庆期间吸引顾客,发挥“动态广告”的功能,实现区域商贸旅游的目标。但是,在调研当中发现,此类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却面临着社会自组织水平低下和政府资助力度不足的问题,这要求当地政府部门要和居民一起对遗产予以认知和保护。

(二)教育传承

在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当中,要特别注重“教育的传承”,由于这关系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源泉”和“走向”。此类遗产的传承人要通过动态形式传授民俗体育技艺,以辅助器物形式将制作工艺和活动方法代代传承,唯此才能让体育文化资源所在区域的村民深度掌握,也可以使之进入到当地校园,以活态传承和保护的形式让此类遗产得到弘扬。其中,“保”就是要保护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根”[3]3-5。此外,当地要通过馆藏的形式,让各类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表演的实物得到保护和保存;形成和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活动方案、起源和流变研究,并在传承过程中形成和保留必要的表演器物制作方法以及文字资料;同时,要录制与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关的各种影像资料,其中应该涉及活动过程和器物制作手段等。只有这样,才能在传承的过程中让技艺和文化得到保护,才能让后人在挖掘整理之后,再现农村体育和其中的非物质文化。

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社会公众的参与和政府的支持以及保护机构的积极引导等有关,也有赖于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在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由于存在社会力量参与不足和政府职能失调以及保护机构动作滞后等问题,保护效果并不明显[4]31-33。因此,有必要以审计为视角,以本源性、整体性、人本性与创新性为原则,实施基于问题导向的绩效审计,搭建绩效审计结果问责体系,明确绩效审计的工作重点,以此提出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绩效。

(三)人文体育关照

保护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整体性,不但体现在空间层面,同样也体现在时间层面,因为不论是有形还是无形的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具有时间维度上的流变性,需要在保护当中进行系统梳理。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应忽视其整体性特征,也不能造成破坏,注重项目自身的保护是最为重要的。倘若在保护实践中背离了文化整体性原则,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势必会成为缺少血肉的躯壳,无论是依附其中的文化还是通过自我更新、自我调适之后的外在力量都不会存在。尤其对我国这个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生活都处在特定地区,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都不相同,由此产生的农村体育文化也差异明显。因此,在较为封闭的地域环境内加大对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注重民族特征,并对文化本身所在的土壤、所处的条件进行保护。

(四)文化整体与区域性

以人文体育的视角观之,任何民族地区体育文化都没有优劣的分别,所有在历史发展时期人类创造出来的文化和传统,都应得到必要的尊重。在当今时代,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人们需要借助包含生态、人文情怀的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去补充工业社会中产生的各种焦虑,让忙碌的身心得到些许的放松。因此,为了体现体育文化的多元价值,农村地区的人们要从体育人文社会学的视角,对传统身体运动文化进行“深耕”,发掘其中的农耕文明,让具有运动休闲诉求的人们能够获得多元化、个性化、生活化的体验。可以说,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是返璞归真的绝佳选择。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体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应权衡当地居民的利益诉求,只有确保了利益不受损才会让保护工作持续下去。

三、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绩效的提升——以审计为视角

针对填埋场临时道路安全隐患,优化了安全跨明沟钢板路基箱和安全轻便卸料平台,保障了作业道路安全;研发了缩小作业面的围堰设施,总结应用了基于渗沥液减量的地膜铺设技术,雨污分流效果显著;初步研制了日覆盖机械铺膜装置,减少了人工劳动强度。从安全、污染控制、作业工序3个方面保障了填埋场作业。

(一)实施问题导向的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模式

基于问题导向的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专项资金审计的介入。期间,要求专项资金使用单位与相关责任人,时刻保持对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的关注,对绩效考核指标进行分析和确认,防止在宏观与微观领域出现对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不利因素的出现,防止项目风险的发生。同时,要把责任履行到位,审计对象应对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进行风险预警,对已经出现的风险要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只有如此,才能在问题导向下,通过审计工作的介入,让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的使用风险降到最低,让保护机制的功能获得充分发挥,让问题导向资金审计模式体现出导向性和可参照性的特征。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审计风险与问题被视作审计工作的出发点,而非审计的结束点。因此在确定审计对象时,要对资金的使用绩效、管理绩效和体制效率等问题进行关注,对存在突出问题的领域进行重点审计;而在审计目标上,问题导向型审计要不断改进体制、机制与管理模式,以提升绩效审计的质量。

应该按照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效果,构建和推行审计问责制,重点对其中不履责和履责不到位、违规履责的审计对象和个人进行责任追究;其间,要确保完全履责,规范使用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并对带来良好经济社会效益的审计对象和个人,进行物质激励和精神奖励。以目前的情况看,建立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结果问责制,一方面应不断健全和完善绩效预算管理体系,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绩效审计公告体系,将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结果公开,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审计部门还应当进一步加强自身的问责能力,提高问责水平,并要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起点,发现并揭露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运行当中出现的问题与弊端,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监督的功能。

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杨传堂亲临西江考察时要求,凝聚合力,建设畅通、安全、绿色、高效的珠江,努力把珠江打造成我国第二条黄金水道。

(二)构建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结果问责制

两个人把沙滩差点砸出一个矿洞,如胶似漆地抱在一起滚了十几圈。迟羽晕头胀脑地爬起来,我跑过去扶她,她指着胖子话都说不利索了:“我不是让你用肌肉最发达的地方着陆吗?”

(三)明确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目标重点

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目标在于以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为核心,让审计工作体现真实性、合法性和经济性、效率性的特征。此外,深层次的目标是要不断总结和发现专项资金使用当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持续完善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的管理体制,提高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的管理水平[5]45-50。同时,还应该充分明确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重点,在资金的确定环节,提升审计资金设立的科学性,重点对资金分配公平性审计,确认资金拨付是否及时、足额,与之有关的配套资金的落实到位情况等。而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审计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使用的效果和经济性问题,以确保资金得到高效使用。

项目名称:神东煤炭集团布尔台煤矿明安木独风井场地1#电缆钻孔工程。项目地点:内蒙古伊旗乌兰木伦镇明安木独村。

(四)构建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在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标准方面,需要重点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资金管理办法、项目单位的实际情况等进行分析和研判,确定出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标准。其中,要保证标准切合实际,便于操作。在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方法的使用过程中,要借助成本效益分析法和评判法等多类方法,对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的绩效情况予以准确评价。

结 语

进入21 世纪之后,各类文化之间的激烈冲击和碰撞接连不断,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多文化形式的关键元素,需要对其开展保护和弘扬工作,这被认为是多种文化沟通、交流、共存的重要任务之一。尤其在新时代中,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式多样,保护工作需要在坚守农村体育文化核心内涵的前提下,关注体育活动之“载体”形式,让更多民众能够参与其中,并借助数字采集、信息处理和模拟展示以及信息传播等形式,让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存和再现,得到更多解读与利用。

参考文献:

[1]夏成前.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困境及其救赎——以盐城地区义丰龙舞及楼王莲湘为个案[J].体育与科学,2011(5).

[2]谭广鑫,赵文龙.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本方法与原则[J].体育文化导刊,2017(1).

[3]宁波市审计学会课题组.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J].审计研究,2014(2).

[4]蔡建新,郁志良.浅谈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的重点及方法[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1).

[5]审计署贸易审计局课题组.中央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审计的思考——基于2011 年内贸发展专项资金分配审计的探索[J].审计研究,2013(1).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891(2020)01-047-03

收稿日期:2019-11-1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全球传播进程中我国体育文化的现代性及价值重构研究(15BTY025)”。

作者简介:刘洁(1983-),女,湖南湘潭人,硕士,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责任编辑:谢雪莲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gxmzsfxyxb.cn/qikandaodu/2020/0521/333.html

上一篇:传承、创新与突破——《稻与家屋:瓯骆与东南
下一篇:情感与记忆:厦门青礁慈济宫地方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