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文态、业态、形态三态融合的民族乡村振兴研究(4)

来源: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09 14:5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1] 徐坚,李冰,周盛君. 云南民族聚落垂直梯度景观格局分析——以白族村诺邓为例[J]. 华中建筑,2010,28(5):101-103. [12] 张天会,苟双晓,陈立畅,等

[11] 徐坚,李冰,周盛君. 云南民族聚落垂直梯度景观格局分析——以白族村诺邓为例[J]. 华中建筑,2010,28(5):101-103.

[12] 张天会,苟双晓,陈立畅,等. 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生境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2):117-120.

[13] 李武亚. 西南文化的基本特征及价值取向[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27(3):20-24+158.

[14] 徐坚,唐富茜,杨敏艳. 云南同乐村村落环境及格局特征分析[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5,30(6):87-91.

[15] 张斌. 少数民族村落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策略反思[J]. 中国园林,2010,26(12):33-35.

[16] 闵英,曹维琼. 重构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文本意识[J]. 贵州社会科学,2016(11):76-8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

图1 迪姑村区位示意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年—2022年)提出“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要求,表明乡村振兴不仅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也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农村发展不充分矛盾的重大措施[1-3]。边疆民族地区在地理空间、人文习俗和民族文化等方面均异质性特征明显。在急剧的社会变迁中,社会规范正处于模糊、混乱或者断裂状态,边疆民族地区乡村聚落发展滞后局面与农村现代化不相适应,在这一区域实施乡村战略振兴具有重要意义[4-6]。地处高原山地,具有复杂性、独特性、封闭性和脆弱性等特点的村落,在与自然长期适应协调的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征[7-8]。同时,村落无序新建和翻建、旅游过度开发等原因造成村落乡土风貌破坏严重,村落整体发生变质[9-10]。高原山地村落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造成了交通不便、产业发展受阻等一系列问题,复杂的自然地理条件下也形成了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性,但民族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均受到贫困限制。如何在做好文化保护的引导下发展特色产业,保护具有地域特点的村落文化、产业及形态,是民族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1 研究概况迪姑村隶属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攀天阁乡皆菊行政村,辖2个村民小组,距离村委会2km,国土面积1.82km2。所处的攀天阁乡西部和西北部与白济汛乡邻近,东北部靠近塔城镇,东部和南部与保和镇接壤(图1)。迪姑村因地理位置处于横断山脉中段,地貌大多属变质岩区,属于广义的高原山地区域,自然条件恶劣。迪姑村最高点海拔2566.07m,最低点海拔2508.35m,高差约58m,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走势;坡度大部分在15%以下,少部分在15%~30%之间,用地条件相对较好;坡度以南坡向、西南坡向为主。迪姑村呈现高海拔、低纬度和垂直梯度差异相对明显的特点[11](图2)。迪姑村为普米族村落,现有农户80户,乡村人口283人,属于典型的老、少、边、穷村庄,地处大山峡谷之间,外部交通情况差,受地理隔离现象明显,文化具有多样性,产业单一,村落形态受自然条件影响显著。2 迪姑村文态、业态、形态特征2.1 迪姑村文态呈现多元化特征(1)地理隔离产生文化多样性在高原山地区域,因受自然地理条件隔离,外部变化对村落影响较小。且因为对恶劣自然条件的敬畏,形成了多元文化在村落并存的现象。迪姑村自身具有的文化特性包括普米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建筑文化、虔诚的祭祀文化、传统的民俗文化、热情的节庆文化、特殊的体育文化、花样的饮食文化、迥异的火塘文化、优美的服饰文化、多彩的农耕文化等等。普米文化是由木楞房、祭三脚、民族锅庄舞、民族弩艺、火塘、黑谷等主要文化元素构成普米文化体系,展现出普米族对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表现。攀天阁除迪姑村是普米族村落外,其余村庄还有傈僳族、纳西族、藏族人民居住,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空间格局[12-13]。(2)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受到威胁图2 迪姑村村域状况高原山地民族村落由于地形地貌的特殊性,在选址、布局、意境追求、景观等方面呈现显著的空间意向,构成了具有丰富价值的村落民族文化景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外部交通及交流更为便捷,地理隔离影响减少,攀天阁乡及迪姑村村民正逐渐丧失原有生活方式,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正濒临消失;迪姑村受贫困的影响,限制了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同时,普米族还受到周边傈僳族、纳西族甚至汉族的影响,民族文化同质性现象越来越明显。总之,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受到 迪姑村业态单一化特征(1)贫困明显限制产业发展迪姑村贫困现象明显,限制了产业发展。据调查,迪姑村目前共有5个贫困户,总人口15人,全部为低保户,约占全村总人口6%。在调查中发现导致迪姑村贫困主要成因是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受教育程度低、年龄结构不合理和贫困人口老、幼化特征明显。根据贫困成因可将贫困户分为疾病折磨负债型、劳动缺乏无能力型、供学负担过重型、缺乏技术不善经营型四大类。(2)产业单一且结构不合理迪姑村村内土壤多为微酸性砂壤,同时因为村落规模有限,与外部交通不便,导致产业单一。目前,迪姑村有耕地总面积478亩(其中:田168亩,地310亩),人均耕地1.80亩,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拥有林地2250亩,主要种植经济林果。受制于地形和土壤影响,村内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都较低,形成“高投入低产出”的局面。同时由于交通、文化、教育、信息、科技等多方面因素,传统农业发展处于落后水平,没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导致产业单一,农户经济来源单一,收入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3)产业化程度低迪姑村及其所在的皆菊行政村,现有产业主要由农民共同投资,合伙经营管理,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科学管理体制,产业化程度较低,土地利用效益不高,影响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目前大部分产业成果仍以农户分散生产、直接进入市场为主,企业与基地和农户没有形成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产品加工没有稳定的原料基地,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缺乏稳定的市场,产品从产出到进入市场没有形成稳定的产业链,集约化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图3 攀天阁乡村聚落形态及垂直梯度村落格局图4 迪姑村形态及图底关系图5 迪姑村现状道路图6 迪姑村建筑分布(4)特色鲜明但产出小的特色产业迪姑村具有世界上最高海拔的水稻种植区——黑谷,黑谷种植目前是迪姑村的特色发展产业。现有面积478亩,地处海拔2500m,被誉为“世界最高海拔产稻区”。但因为产量有限,目前黑谷种植并不具备核心产业优势。黑谷种植可以形成层次分明的空间格局、优美流畅的田园线条、四季四时的乡村景观,造型多样的稻田景观;可以体现普米族勤劳智慧、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文化之魂;可以传承普米族传统的农耕方式和朴素的传统农业价值;迪姑黑谷种植集美学价值、农业价值、旅游价值、文化价值及游憩价值于一体,可塑造性较强,开发潜力?迪姑村契合自然的空间形态特征(1)与周边村落形成围合空间在自然地形影响下,迪姑村与周边的糯角洛村、过麻村、迪妈村、皆菊村等村落共同环绕攀天阁坝子,围合形成攀天阁乡。各村落均分布在坡向不同的山地环境,中间的坝区较为平坦,在形态上形成如同“碗”的形态(图3);在高原山地不可建设用地较多,且受自然保护的朴素生态观影响下,形成外围为山林环绕、缓山区域为村落、坝区为农田,层层叠落的环抱格局特征。在垂直纬度上,村落依山而建,呈现出垂直立体的空间意向,形成“天—神”、“人—我”、“地—物”的村落垂直空间层次[14],也突出空间的生命力取决于和谐共生的人地关系[15]。图7 迪姑村部分建筑风貌图(2)迪姑村呈团块状迪姑村位于高原山地环境,为高效利用土地,避免村庄建设与农田耕种的矛盾,在长期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迪姑村村落建设用地紧凑、自然贴合陡坡的地形条件,在水平投影上集中呈现团块状特点,属于高原山地村落形态中团块状下的层叠状村落(图4)。(3)鱼骨状+方格网交通体系地处山地环境的迪姑村,道路交通体系呈鱼骨状和不规则方格网特点。垂直等高线方向的道路起到联结整个村落的作用,为节约开发成本,连接村落内部空间上下的道路有两条,是村落的主要核心骨架。平行等高线方向的支路主要起到连接各家各户的作用,一般为尽端路,上下道路之间由单条道路连通,形成不规则方格网交通(图5)。(4)建筑形态特征迪姑村依山而建,受到自然地形的影响,建筑及院落形成平行等高线和垂直等高线两种建筑组合形态。其中平行等高线的建筑之间形成围合院落,在水平方向形成有序的建筑肌理。垂直等高线的建筑以独院为主,等高线为分界线,在垂直方向行成有序的建筑肌理。建筑平面形式大多为方形、矩形组合成围合的形式,与自然地形形成适应的关系(图6)。迪姑村基本以传统风貌建筑为主,为典型的木楞房建筑结构。整体视角上,建筑物一般分为两层,以黄墙青瓦为主,建筑材料多为木头和砖瓦,外墙粉刷一层近似于木头的颜色,二层一般为阁楼(图7)。3 三态融合的民族乡村振兴策略3.1 建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和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和乡村振兴战略,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精准帮扶与迪姑村贫困人口脱贫紧密结合,扶贫与生态保护并重,与社会保障衔接,与地域特色?“多规”衔接、三态融合文态是民族村庄的灵魂,业态是村落发展的支撑,形态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适应的表现,三态需高度融合,同时需与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多规合一”衔接,将保护与发展通过多规协调发展手段,进一步 传承文化、建设村落灵魂增强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文本意识[16],坚持迪姑村以普米文化为核心的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开发的关系,创新文化的表现形式,突出文化特性。充分挖掘当地普米文化内涵,将普米族历史、民俗、祭祀、饮食、服饰、民俗、?加强特色产业优化业态结构以黑谷稻田种植为特色产业,优化产业结构,联动村落产业链发展。自2007起,乡党委政府开始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加强特色产业发展,目前迪姑村黑谷正在申报绿色食品认证和国家地理标志 突出地域性形态特征迪姑村与自然长期适应的形态空间特征既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也通过与民族文化的融合体现了地域性特征。迪姑村现以一坝四民族的特色民宿文化为灵魂,以基础设施完善为支撑,以民俗体验、农耕体验为价值,以乡村复兴再造为目标,结合地域性的民族建筑、村落形态,发展攀天阁乡田园综合体。结语云南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的同质化现象,如何在政策扶持的基础上完成扶持输血向自主造血的转变,是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的关键。目前在资金的投入下,自主造血的主要方式是结合当地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资源集中发展旅游业,但是受多民族特性和区位交通影响,整体上呈现出旅游业发展滞后于村民脱贫的速度。在对民族村落调查中发现,村落类型大致可概括为三大类:整体荒废型、无序扩张型、规划改造型。整体荒废型:多是受到地形坡度大等自然因素造成房屋扩建、改造等难度大,村民建造房屋用地向更加平坦的农田扩散,导致旧村落整体风貌保持较好,房屋多是荒废或只有老年人居住的情况。无序扩张型:村落自然条件相对较好,居住村民人数较多,但村落整体风貌遭到严重破坏,房屋建造材料多是砖混结构替代原本的土木结构,村落呈现出无序发展状态,丧失了村落传统肌理,且村落周边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规划改造型:相比前两种属于村落改造时间较晚,对民族村落制定了统一的整体风貌制定,在建造和改造的同时,基本保持了民族村落传统肌理和整体风貌。文章在充分了解村落自然地理、民族文化、产业结构、村落形态的基础上,认为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与延续村落文化发展具有紧密联系,在政策扶持基础上,完成输血向造血转变就是要在民族保护引导下,发展特色产业、保护具有地域特点的村落文化、产业及形态。以迪姑村为例,在分析普米族文化、产业和村落形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三态融合的民族乡村振兴策略,为民族乡村振兴构建了新视角。资料来源:文中图片均由云南山地城镇区域规划设计院提供,作者在此基础上自行绘制。参考文献[1] 黄祖辉. 准确把握中国乡村振兴战略[J]. 中国农村经济,2018(4):2-12.[2] 豆书龙,叶敬忠.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机衔接及其机制构建[J]. 改革,2019(1):19-29.[3] 关震,阎西塬.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注意的几个关系[J]. 理论界,2017(11):15-21.[4] 潘松刚,杨利春. 少数民族地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和难点——“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综述[J]. 中国人口科学,2018(5):120-125.[5] 汪姣.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扶贫研究[J]. 农业经济,2018(8):30-32.[6] 曹昶辉. 当前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阻滞因素及应对策略[J]. 广西民族研究,2018(4):115-123.[7] 徐坚. 浅析中国山地村落的聚居空间[J]. 山地学报,2002(5):526-530.[8] 徐坚, 汤晨苏, 方芳. 高原山地聚落保护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以拖潭村村庄建设规划为例[J]. 华中建筑, 2013(8):113-118.[9] 刘大均,胡静,陈君子,等. 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J]. 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2014,24(4):157-162.[10] 王竹,王韬. 主体认知与乡村聚落的地域性表达[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4,29(3):8-13.[11] 徐坚,李冰,周盛君. 云南民族聚落垂直梯度景观格局分析——以白族村诺邓为例[J]. 华中建筑,2010,28(5):101-103.[12] 张天会,苟双晓,陈立畅,等. 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生境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2):117-120.[13] 李武亚. 西南文化的基本特征及价值取向[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27(3):20-24+158.[14] 徐坚,唐富茜,杨敏艳. 云南同乐村村落环境及格局特征分析[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5,30(6):87-91.[15] 张斌. 少数民族村落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策略反思[J]. 中国园林,2010,26(12):33-35.[16] 闵英,曹维琼. 重构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文本意识[J]. 贵州社会科学,2016(11):76-83.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gxmzsfxyxb.cn/qikandaodu/2020/0709/385.html

上一篇:规训与应激:政治心理学视角下的汉服复兴运动
下一篇:蒙自长桥海鸟类主题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